清北学生能考上明朝的进士吗

清北学生能考上明朝的进士吗

一个清北的学生回到明朝能够考中进士吗?大概率是不能的,因为明朝时期进士的含金量要远远高于今天清北学生的含金量。但从冰冷的数据上看,科举考试的难度已经远远比现代学生考取顶级名校的难度要大。2022年全国共1193万考生参加高考,清北的录取率为0.055%,大概是2000个考生当中有一个能够进入中国的最高学府继续学习。在明朝的中后期,大明两京13省加起来的秀才超过40万,每一届进士平均录取人数300人左右,所以进士的录取率是0.075%,每1300个秀才中有一位可以成为进士,看似好像概率高于清北的录取率,可明朝科举考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所以0.075%是三年的总录取,那么其实每年平均为0.025%,清北录取率的1/2还不到。并且只有秀才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就像今天只有普通高中的同学才有资格参加高考一样,职校、卫校、中专的同学们连挤独木桥的机会都没有。所以秀才不是随便当的,需要通过地方举行的院士才能。

被称为秀才,很多读书人单单考个秀才就从少年熬成了中老年,洪秀全就是考了十几年秀才没有考上,还被迫去当上帝的二儿子,成为太平天国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考上秀才之后,能够享有一定的特权,比如说免除徭役,见到县令不用跪拜,不可以对其随意用刑等。具体表现可以参考一下九品芝麻官里的方唐镜,带入到真正的历史当中。想要考取功名,还需要生在一个富裕家庭,因为明清时期至少90%的人是完全没有机会去读书的普通牛马。普通父母把孩子生下来就是为了当劳动力,拉扯到七八岁就要下地干活,运气好的话可以一直干到七八十岁,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只有富裕家庭才能让自己家的孩子脱产读书,并且支付大量的学习以及考试费用。曾国藩出生时家里就有上百亩地,是妥妥的地主阶级,这样的家庭条件才能支撑他从13岁起就去省城参加考试,直到22岁前后考了七次才中秀才,这对一般的农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儿,另外还需要相当高的天赋。还拿曾国藩举例,曾国藩考了七次种秀才,算是比较有。

灵性的,他的父亲曾林书前后考了17次,直到42岁,头发花白才中秀才,并且终生都无法跨越从秀才到举人这道鸿沟。当然了,对于清北的同学来说,读书天赋大概率是不用担心的。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这种小事如同清风拂面般简单,可是现实往往复杂得多。例如考试当中考孟子的一篇文章,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有先贤圣人给做过批注,那么除了文章本体,还要把圣人的一大段注释给背下来,甚至还有知名大儒注释圣人的注释,这也要背,加起来数百万字,要分毫不差的记在脑海里,但凡记得不清楚,可能连题目都看不明白。因为明朝科举考试的出题范围完全限定在四书五经内,并且出题不能和往届考题重复。一开始,考官们还能找到一些完整的句子作为考题,越往后,考官们越开始整活,比如有朋自远方而来,不亦乐乎,古代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大可以从这句话中截取两个字来不作为考题。这两个词我们现代人可以发散很多,比如说打麻将一缺三来不瓜子,啤酒饮料来不友行和旅行两个主题。

一下就联想出来了,可古人不能这样,考生要把这句话的原文先想出来,再根据圣人的注释和大儒对圣人注释的注释来答题。又或者考官从春秋当中找半句话,再从上书当中找半句,凑成一句出道题,如果背不下来,是无从下笔的。当然了,更难的是写答题的格式极其严格,并且完全固定,要由破题、成题、起讲、入题、起鼓、中鼓、后鼓、竖鼓八部分组成,要求遣词造句合乎规范,并且要词藻华丽,每部分要有两组排比队友的文字,四副对子,平仄对仗,读起来还要有韵律感,这比写诗的要求高多了。还要用孔孟的口气说话,不能风花雪月,不能讽刺调侃。这边是臭名昭著的八股文,跟写八股文比起来,高考作文幼稚的像婴儿百科绘本。八股文绝对不能写自己的想法,一定要带圣人言,不能有自己的主张,不许超出大儒的解释范围。否则,无论自己的想法多么深刻,多么有见地,多么能解决现实问题,一律是零分。这种行为放在解数学题上,就是规定好每一题的解题步骤,第一步是加,第二步是减,第三步是乘,第四步是除,明明开。

这个根号就能解决的问题,只能够按照规定一步一步的去完成,步骤不对的话一样是零分,难度堪比戴着手铐脚镣跳街舞,更别提要求书写公正整洁,不能有一点修改涂抹,否则会被判作为试卷做记号无比。我曾经在南京博物馆见过某个状元的试卷,手写的文字比印刷品还要整齐美观,我单纯把它当做书法作品欣赏都很愉悦。记得每一个参观这张试卷的游客都会发出字写的很漂亮的感叹。当然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看不懂试卷的内容,经过如此艰难残酷的选拔,回报自然相当的丰厚。范进考上举人都能封,考上进士更是意味着彻底的基层跨越。进士最差当县令是地方的父母,广州全县的大小事务管理,十几万人的吃喝拉撒,中等的在京城各部任职,能够对社会的某一个方面产生足够的影响,最优秀的一批进士会直接留在皇帝身边辅佐,很可能成为国之重臣,能够深刻的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2018年开始,杭州余杭区招进来的全市清北毕业生,南苑街道还录取了北大地球物理学博士。像科举这种疑似考试,直接成。

全县处级的事儿放在今天,那我不敢想。科举制本身是相当优秀的制度,可没法阻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科举制在中国的存在,导致出现了招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社会现象,使大量出身低微的士子可以通过科举使本人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晋升,保证了一条自下而上的通道。清明上河图中,繁华的汴京城内也有学生在勤奋读书,由此可以看见当时知识分子的地位。宋唐时期,考试科目较多,除了诗词歌赋外,还包含了一部分的自然科学,比如数学、医学。当时中国也是世界顶级强国,无论政治、文化、经济都全方位吊打周边大小国家。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帝国大概率没大英什么事。由明代开始,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砍去一切实用性科目,变成只要求考生能够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大部分读书人的思想逐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思考能力都大大的被限制。特斯拉和爱迪生在争论该使用交流电还是。

直流电给城市居民供电的时候,我们的读书人正摇头晃脑的背四书五经。1846年,威廉医生完成人类首次全身麻醉外科手术的同时,清朝的郎中仍然按照几百年前留下的药方抓草药。19世纪末,普朗克正在研究黑体辐射,为量子力学打下基础,翰林院的大臣还在纠结该不该去除八股文字。科举考试的制度性成功让封建统治者们固步自封。蛋壳从外面打开是食物,从里面打开是生命啊,自己不开,有人帮你开。晚清的壳就这样被西方的坚船利炮给轰碎了。同时,这个古老的文明和无数曾被这个壳给裹挟住的人一起,在历史的热潮中向新世界的大海狂奔,一去不返。